芝心pizza。手工Pizza一向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,看似不簡單,卻非常容易成功得到成就感,一方面可以吃得很飽,一方面可以享受愛吃甚麼就加甚麼的自由,每個人都必須動手閒不得,而且,整個過程就像變魔術一般,充滿了amazing,不時可以聽到此起彼落的驚嘆聲和歡笑聲!煮是愛,歷屆有不少學生連 pizza都可以做成愛心形狀呢! 手工PIZZA ...
今年過年我第一次在屏東娘家烤「烤紅豆麻糬球」給姊姊們吃,四姊非常喜歡,她還問我配方和做法,並做了筆記,之後沒多久就收到她試做成功的照片,四姊總是能盡情享用我做的各種美食,遇到特別喜歡的,就會要我教她,而且一定會努力做成功,舉凡麵包、吐司、果醬、waffle iron(鑄鐵鬆餅烤盤)煎烤鬆餅······四姊年輕的時候遠赴中北部大都市實習和工作,休假時經常會買一些稀巧的糕點回家,印象最深刻的是杏仁瓦片...
涼爽舒服的秋天,是最能帶來幸福感的季節。每年的11月,總會收到三姊寄來四姊親手栽種的洛神花萼,四姊總是體貼地幫我把種籽都去掉了,這可是製程中最麻煩費時的部分啊!艷紅漂亮的花萼,做成酸甜爽脆的蜜餞或軟Q的果醬都好美味!自己做的洛神果醬軟Q酸甜,不像市售多數果醬只有甜味,而吃不到水果本身的風味。因為最辛苦麻煩的部份姊姊們都已經幫忙處理了,我只需花點時間就可製作出足足可吃上一整年的美味美麗果醬,真的是好...
馬鈴薯在歐美是主食,在臺灣通常只當做配菜,最常見於咖哩飯、馬鈴薯沙拉和玉米濃湯吧!西式的馬鈴薯泥通常會加入奶油,而馬鈴薯沙拉則會加入美奶滋、鹽和胡椒調味,並且還可以添加紅蘿蔔、小黃瓜、水煮蛋、玉米粒、煎培根....等等,讓口感和營養更豐富,而因為馬鈴薯屬全穀根莖類,所以可以取代部分米麵類主食,當做早餐主食也很好,平常我習慣晚上先將馬鈴薯泥(煮法請參考這裡→焗烤馬鈴薯球)和白煮蛋做好分別冷藏,隔天早...
馬鈴薯泥是歐美的國民美食,如今也成了台灣許多家庭的家常菜,主要食材就是馬鈴薯、鮮奶和奶油,再以鹽和胡椒調味。至於奶油和鮮奶的份量,各家依喜好添加,沒有標準。記得去年比利時的交換學生梁喜在製作馬鈴薯泥時,他在約8小顆馬鈴薯泥裡豪邁地加入一整條奶油(100g),當時旁觀的義大利交換生家豪驚呼「太多了!」而同樣來自法國的子芸和孟芸,一個同聲附和家豪,一個則微笑說剛好。簡單的馬鈴薯泥看似單調,但加了黑胡椒...
(多年前206符同學以水果刀一筆一筆細心刻畫出的精美傑作~巴黎鐵塔,有如藝術品般精緻美麗!) 今年215學生上課非常認真用心,第三組同學也想做出跟食譜上一樣的雙色餅乾,在我稍加指點下,他們就順利完成了,精心製作的造型餅乾充滿創意和驚喜,最後收拾也很到位,好棒棒! 可可造型餅乾(麵糰餅乾)成品數量:約 120 片材料:1.無鹽奶油 200g2.糖粉 150g3.鹽 ...
日式料理「五目炊飯」的「五目」指的是五種食材或各式各樣的食材,傳統上是使用蒟蒻、牛蒡、香菇、紅蘿蔔和豆皮五種素料,現代日本人還通常會加上雞肉。雖然說生食材與生米一起煮成的飯才叫炊飯,但這次因為使用帶皮雞腿肉,為了避免炊飯時混入過多雞油,因此先煎過逼出一些油脂,也讓雞皮口感更為酥香,若先將雞皮去除不用,炊飯會較為清爽,我也喜歡,帶皮雞肉的炊飯則較為潤澤。 五目炊飯成品份量:2人份材料:去骨土雞腿 1...
「霜降肉」位於大里肌最前緣連接前腿部位的皮質與油脂之間,因為肌肉紋理中含有細緻的油花而得名,俗稱「二層肉」、「離緣肉」,又稱為「僧帽肌」,口感軟嫩不柴,與口感爽脆的「豬頸肉」(松坂肉、黃金六兩)外觀極為相似,但霜降肉顏色較深紅,且為斜條紋的肉質紋理,屬於軟嫩的瘦肉肉質,松坂肉則為粉膚色、直條紋、脆嫩的油花肉質。兩者同為一整頭豬只有兩小片的頂級部位。就如豬肉王子李鴻賓先生說的:「對於稀有的食材更應該...
製作牛粒時,學生們撒著如雪花般的糖粉,有的很興奮,有的很驚愕!這麼多的糖啊!.....糖,不只會決定甜點的甜度,也會影響口感和外觀,許多時候為了美麗的外表,糖成了不得不的罪惡,如夢幻甜點代表「馬卡龍」、透明如玻璃的日式果凍「錦玉」,都是甜死人不償命,卻又令人著迷。所以,用一個漂亮的玻璃罐把牛粒保存在冰箱裡,一天一次一兩個,慢慢享受她的甜美吧!就不用擔心會「糖尿病」、甜到膩了! 配方與作法2台版馬卡...
每當在夏天鮮食多汁甜美微酸的芒果時,一股「住在台灣好幸福喔!」的滿足感便會猶然而生!正因為季節限定而更顯珍貴。而秋天還有一款最晚採收的芒果品種「凱特」,又稱「九月的芒果」,購買時通常都還很生硬,必須室溫再熟成多天才會變黃變軟,可是經常擺了近一週還是硬梆梆,或是尾巴軟了頭還是硬的,所以總是吃到酸溜溜的,對了!芒果果醬!就把握最後的機會做一些,把這人間美味收藏起來,可以拿來佐麵包,製作芒果乳酪抹醬或烤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