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筆記~《爺爺每年的環法簡訊》
該怎麼老?怎麼走?「父母的老病,讓我們提前看見生命的無常,提醒我們必須思考自己的老後,原來,到了最後,他們(父母)還在用自己的生命給我們教導。」(李艷秋)
五年前,看著 90歲的父親在加護病房待了21天,歷經插管、鼻胃管、導尿、洗腎…,過程中,意識清楚的父親不斷要求要「回家」,我們卻無能為力,一心以為醫師能治癒父親。父親離世前幾天醫生還提出要做氣切,還好母親堅決反對,才未讓父親多受苦。拔掉插管改換氧氣罩的一刻,父親脫口而出的一句話竟是:「好苦啊!」冷冰冰的加護病房,一天只有兩次各30分鐘的家屬輪流探望時間,「老病之後,當離別的號角響起,如何尊嚴地告別,留下美與寧靜,而非驚懼與折磨?」人生的最後一段路,有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?就在父親離開後不久,我在主婦聯盟的綠主張月刊看到了關於「安寧療護」的一篇文章,那彷彿帶來了一道溫暖的曙光。
安寧療護創始人桑德絲醫師表示:「我們會盡一切努力,幫助你安然逝去,但也會盡一切努力,讓你好好活到最後一刻。」康健雜誌中說明「安寧療護會積極減輕病人身心靈痛苦,比如止痛、止喘、減少焦慮與恐懼等,以維持良好生活品質。同時也照顧家屬的身心,透過陪伴式的照顧幫助他們回顧生命、肯定自己,並化解衝突、圓滿心願、透過心性成長產生內在的力量面對死亡、安排後事、與親友道別,心平氣和接受死亡,末期病人心靈的痛苦其實不亞於肉體的痛苦,所以安寧療護希望幫助病人同時減輕肉體與心靈的痛苦,享有平安和尊嚴,這才是『善終』」。
柯文哲醫師在TED的演講中曾提到:人生到最後只有兩種情況–插管和不插管。而《爺爺每年的環法簡訊》這本書進一步告訴我們,人可以積極為自己選擇終老的方式。
83歲的喬治爺爺邀76 歲的鄰居夏勒開車去做環法之旅,因為他說:「我不想要坐在我的扶手椅上死去」。最後喬治爺爺雖然沒有完成全部的旅程,但是他給女兒的最後一封信上說:「…..我所有事情都處理好了(多虧了妳!),所以別擔心。至於我嘛!我心滿意足地離開。因為這就像是家庭聚會一樣,玩得最開心時離開最好。這樣我們才能保有最美好的回憶。」
而喬治爺爺的孫女艾黛兒在爺爺過世後,每年都仍然會收到祖父傳來的生日簡訊,這是逝者留給生者很美好的禮物,一如在《生命的饗宴》書中所提到的另一個浪漫的果醬故事→Christine Ferber 果醬。
相關文章:媽媽的最後旅程
一般留言